“地条钢”为何一直淘而不汰?
“前期我们已经对涉钢企业进行了拉网排查,然而个别非钢企却差点漏网。”湖北省发改委检查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“例如,位于天门的一家水泥厂,是我们接到群众举报才发现的。该企业借着水泥厂的电和厂房,组装上中频炉设备,就能暗地生产‘地条钢’,隐蔽性极强。”
据湖北省发改委检查组介绍,前期排查过程中发现,黄冈钜锦纺织有限公司对外宣称做纺织,却在厂房里偷偷生产“地条钢”,可谓“挂羊头卖狗肉”。
湖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:“‘地条钢’生产门槛低,隐蔽性强,产能小的中频炉不过十几万元一台。因近来钢价回暖,一些投机分子打起了‘游击战’,在乡镇山区、江边等地偷偷生产‘地条钢’。”
据介绍,除了小作坊外,湖北还有几家本来持有钢铁生产许可证的正规企业,被利益驱使,也在生产违规的“地条钢”。
“一些企业还存在侥幸心理,将拆除的设备放置在一旁。部分地方政府对打击‘地条钢’重视不够,观望等待。若地方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,很容易‘死灰复燃’。”湖北省发改委相关人士透露。
对此,曹慧泉认为,“地条钢”对地方财政、就业支持很大,牵涉利益众多,查处阻力很大。而且“地条钢”生产成本和价格比正规钢低15%到20%,有生存土壤和利润。
关于打击“地条钢”影响钢铁供需关系的疑问,业内专家表示,从目前情况看,我国钢材产量仍有过剩,淘汰“地条钢”不会造成建筑钢材资源紧张。更为关键的是,“地条钢”等落后产能退出,有利于维护良好市场环境,使规范的钢铁企业受益,特别是替广大消费者挡住了有安全隐患的建材产品。